台灣日式建築的特色
約五年前有幸認識一位前來台灣做日式建築的日本建築學者渡邊先生(好奇寶寶想購書的,請往這邊請 👉 台灣日式建築紀行),當時剛好看到他要來基隆做實地探勘,徵求翻譯,我就很不要臉的自我推銷去現場做了約一小時的翻譯,也因此第一次踏入修復前的古蹟點,開始注意到原來台灣日式建築曾經的以往和故事,過幾年去參加許梓桑古厝的導覽活動,當了人生第一次的人文建築史導覽。這堆累積起來的小事件與活動,意外逐漸斜傾了人生的方向與重量。我開始注意身邊的老舊建築或曾經,只因為家裡老爺對身邊伴侶想要多理解之外,他也坦承對亞洲或許有些既定、刻板的印象,或許來自於文化差異,也許來自於不夠對等的認知,讓我們得經常對彼此文化或生活習慣,抱持未預設立場的態度加以理解、詢問。
跨文化關係根本就是種心靈的修行,其實所有的關係都是種心靈的修行,畢竟每人的成長環境所給予的養分不同,自然就會長出不同樣貌的枝椏、開出不同的花朵、結成不同樣貌的果實,或許成長過程經歷過不同的磨練,也會出現不同的姿態 😊。台灣在日治時代的日本建物,也因台灣的氣候與生物特性,發展出與日本同時期建物不同的特色:看起來很像,建築基底上卻有大大的不同。
或許正因台灣自然環境與日本不同,引發得適應自然環境特色的台灣日式家屋型態,更發展出其特色,這點或許對居住過台灣日式家屋的人來說其實也並不熟悉其特色或差異性,畢竟這是建築工法與技術上的問題,更無論是新一代對台灣日式家屋的過往與因地制宜修正的建築結構,有多不熟悉了,這些不熟悉所引發的誤會,有可能成為非因性的破壞,其實是很可惜的。
台灣天然與生物環境對日式建築體的影響
1895年(明治28)簽訂天津條約取得台灣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當時台灣衛生環境上未開化,疾病猖獗加上異於日本的熱帶氣候,折磨死這些為了管理殖民地的日本移民官和家屬,想當然爾日本地域性建築構造,無法撐過台灣強大的白蟻啃食建築底座、熱帶氣候濕熱屋內無法散熱乾爽導致日方管理階級者水土不服病氣叢生,1898年(明治31)總督府聘請後籐新平為民政官,並聘請許多優秀技師來台任職,1900年(明治33)頒布《台灣家屋建築規則》,奠定家屋尺度、地板高度、家屋材料等,1907年(明治40)修正之後,這規則對於台灣的城市環境、住屋建造整體升級大的影響。足以說明目前台灣存有的日式建築,並非日本原汁原味的結構體,而是基於台灣氣候與生物現象對原文化建築材料體的不友善而加以修正的。這些異於日本的條件包含:白蟻啃食木材、夏季期間颱風、濕熱氣候引起的衛生問題等等,當時總督府針對這些官屋災害有進行研究及改善,在1929年(昭和4)營繕單位從土木課,獨立成為官房營繕課,並設立中央研究所,各單位技師實驗及研究之下,對於台灣異於日本的濕熱、白蟻、颱風進行研究,特別是白蟻問題影響日本官舍、重要官方建築,是台灣日式建築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台灣日本建築基本架構
台灣日式建築相關研究從較正式的官方針對建築結構與修復法,到私人研究領域、文史相關工作者都有許多人投入相關的心力與研究。台灣官方部分,行政院國科在2004~2005年期間針對日治時期日本住宅建築構造有專題研究計畫並有成果報告書;私人研究領域上也出現許多針對台灣日式建築的書籍,隨著文史相關議題的重視,這些研究成果對想深入理解的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研究引用參考資料。大抵上台灣的日式家屋在建築基礎上,因為生物性的關係,跟日本家屋建築基礎上有個很大的差異,就是在整地的基礎上。
credit:吳昱瑩《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2018 |
床束
由上圖可見住宅結構可分為四大部分,台灣因白蟻關係,在基礎結構上與日本在地的建築結構上有經過改進以對抗白蟻對木頭的侵蝕。日本傳統木構造的『掘立』、『石場立』部分,石場立以礎石埋入地下,礎石上立上木柱固定房子稱為『束石』つかいし或『玉石』たまいし,在此之上直接豎立直徑10-12公分的木頭稱為『床束』,但因台灣環境潮濕,加上床束又位於建築的濕暗處,根本就是白蟻壯大家庭的絕佳場所,早期在台灣的日本式住建築,飽受白蟻蛀蝕木材直接嬌弱建築的穩固性,在經過日本技師對防治白蟻的研究之後,台灣日式住宅的『床束』才改為磚造或混凝土為材料,也因此這些房屋第二層『床組』結構下的基礎,由木造轉為磚造或混凝土之後,通稱為『磚束』。在磚束之外房屋建築的在外側,砌上紅磚稱為『布基礎』,以水泥沙漿粉飾表面,並在立面處開『通氣孔』使地板下方保持通方狀態,材料有金屬、水泥式花磚、磚條式等遮住通氣孔,避免貓鼠隨意進入建築物下方。這些日本在地建築差異性,隨著日治時代各種建築的修整,或多或少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如下方現場照片: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眷宿舍磚造床束 攝於2021/11 |
上圖可見磚造床束之下是水泥鋪地的整地方式,這種方式也經過當時日治時代中央研究所集合許多技師的研究與實驗,找出適當的水泥、沙土比例,藉以對抗陰濕環境與白蟻大軍對木造建築的侵襲,也有以水泥為材料砌成的床束,如下方照片為基隆高遠新村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的床組下方的水泥床束。水泥床束下方土地並無長出植物花草,可推斷為水泥整地隔絕濕氣與白蟻的做法(防蟻水泥為技師大島正滿設計的專利)。照片中左方第二根水泥柱底端有錯開狀,不知是否為地震造成,2021年五月已經發包開始動工進行整修復原了,期待未來能一睹舊時風韻。
依據1900年(明治33)頒布《台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中已規定:台灣日式住宅的『床組』(請見上方引自吳昱瑩書中的圖繪解說)高度至少得有兩尺(60cm)以上,表示床束基本高度最少為60公分,若以上方照片的現場磚造床束推算,每磚高度為9公分加上黏合的水泥材,共有七層交疊,的確是符合當時家屋規則床束基本高度。
布基礎外的建築通氣孔 2021/11 |
通氣孔
另外,布基礎上的通氣孔除了功用性之外,依據屋主需求也會兼具裝飾性氣孔。上方照片為基隆要塞司令部校眷宿舍通氣孔,設計上較為簡潔,也可從現場建築修復處與開放參觀主屋處明顯可見到通氣孔構造。通氣孔有各種不同的設計、材質,基隆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通氣孔為金屬材質,可見在家屋規定之下仍有些許的創意發揮空間。
基隆高遠新村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的布基礎中可見的金屬通氣口構造 2021/04 |
炊事場(すいじば)的勝手口 (かってぐち)
日本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期間,中產階級興起與市民運動知識啟蒙使婦女、小孩地位受到重視,當時婦女的主要活動空間炊事場(廚房)逐漸西化,逐漸轉為西化的台所(だいどころ),水火配置設計考慮到使用的動線之外,土間(由屋外進入室內足部踩土之處)、床此兩處的空間定義為『外』、『裡』,台灣日式建築的廚房部分,部分保留土間部分,但更多的是「勝手口」(かってぐち)的後門出口(也稱為裏口うらぐち),後門出口有塵芥箱收集垃圾,保持家中的清潔。 1900年(明治33)制定《污物掃除法》,污物掃除對象包含:塵芥、污泥、污水、屎尿。其中的塵芥指的是廚房中的食物殘留物、家中掃除產生的廢棄物。在基隆基隆要塞司令部校眷宿舍的庭院範圍牆邊可見廢棄的塵芥箱。
或許因為一般民眾對這些歷史建物的結構或時代背景的不熟悉,導致在參觀現場對歷史建物結構傻傻分不清的狀態下,作出對歷史建物叫不恰當的舉動,我認為是可預知的結果。所以要塞司令部校眷宿舍剛開放時,現場沒有將另外一家地基做簡單的圍護或立牌說明,導致部分民眾對於歷史建物與大沙灣園區公共空間的差異性難以辨識的模糊,使在假日前往此處的部分民眾以為磚造床束是公眾體驗的遊樂空間,有攜帶孩子在磚造床束上跳躍的、有情侶作為少林寺練功樁歡樂自拍的,這近百歲的磚造床束老骨頭哪禁得起這樣高潮迭起的歡樂感,聽報導說塌掉一根,現場亡羊補牢架起牽繩、告示牌請現場民眾勿進入床束區。當然網路上許多人對這件事有不同兩極的看法。長期看來,短時間分歧的意見統合過程是達成群眾共識的必要過程,民主社會在意見統合上花時間是必然性,過程中以理性態度、以不辱罵言詞進行討論,我想就當作這是大眾的學習曲線吧!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