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小北投的日式風情

        在基隆二十餘年,住過這附近五年,聽過很多人稱此地為小北投。說到以前這兒很多日本人在這,像北投一般。我不確定是有溫泉,還是因為有那卡西形式的餐宴,直到那天約人去夏隆咖啡,喝完咖啡之後,順道附近晃了一圈,才發現這小小的山丘上,有個清淡、迷你版的日本建築群。

        雖然在中正區有武昌街日式宿舍群,網路上照片有三座、屋頂尚在。但2020年寒假前探訪發現武昌街原有的日式宿舍已經剩下一座,而且屋頂正在坍毀狀態,面對路口的歷史建物說明牌,這光景難免有點諷刺。不過,老建築就是這樣:沒人住、沒人照料,面對基隆冬季的多雨潮濕,老工法的屋頂只要屋頂支撐木橫梁長時間反覆受潮,腐蝕傾塌是必然的結果。這些老建築也沒有防震的工法,以目前建築法規居住安全性來說,的確也是不太安全。

    但面對基隆很多小地方這些半坍塌的老建物,有時候心裡有點拉扯,一方面怕這些過往就此消失,卻也擔心屋主其實並沒有多餘的能力進行修繕。這心裡小劇場常在我心裡來回拉扯,在我去西西里首都Palermo一週之後,我釋懷了。


        先說明義大利是個150歲的新國家,大航海時代對全世界影響極大,絕對不只台灣。義大利雖說建國約150年左右,150年前也是各城邦政治的聯合體,相互競爭也相互制衡。而西西里曾經因為地中海中的位置,先後被許多國家佔領擁有,也因此生活上的語言、飲食,建築文化等內隱外顯面上,都有這些歷史過往的痕跡。阿拉伯穆斯林曾統治過現在的西班牙,當時摩爾MORO人文化在建築裝飾面上,使西班牙有著色彩斑斕的花磚。而西西里王國承接之前的歷史,也有摩爾人和西班牙人的歷史痕跡,在首都的建築物中隱隱地散發自己的傲氣與優雅。二戰轟炸掉的半座牆面,依舊能看到當時屋內的花磚。這種炸掉半邊的建物,在西西里的街頭上,其實到處都看得到。


        教堂自然也躲不過轟炸,這種扳面頹圮的牆面,沒多餘金錢能依原有建築形式、工法建立的古蹟,只能這樣晾在那邊當作居民的停車場,這還是很普遍的狀態。首都有名的La Vuceria是場邊巷弄內,也是炸剩半邊的建築,在西西里的艷陽下,以建築支架撐起自己曾有的驕傲。你可以從建築的陽台上推測,這棟建築側邊沒有人使用,但同棟建物另一個房間是有人居住的。西西里人粗勇的任韌性,我真心覺得跟台灣草根性很有的拼。


         所以,看完了一堆這種二戰之後到現在半塌的建築,我釋懷了。1945年二戰結束到目前約70年光陰,許多人事物都有許多變遷,但有些內在隱性的強韌性仍持續在我們心中維持著。找到我們人生適合的伴侶,都得花掉我們人生一大半的時間,或許老建物找到適合再利用方式,需要更久的時間。我們解決不了的,或許總有一天有方式讓這些曾經的歷史過往,也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看書、逛街、用餐等。

          與老建物共生互利,歷史才會有意義。這或許是浪漫的想法,但是我依舊覺得這浪漫若建立在實際面上運作,是可行的。真心希望基隆的老屋群,也能找到媒合共生的方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