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大麥 ----24 小時的特別回憶

 


      距離我上次發文基隆文史相關紀錄,OMG快一年了,麥當勞決定要離開這棟建物,居然能把我引出來拍照紀念,絕對不是跟風而已。對於五年級生開始到目前九年級生,跨五級度數的震撼,把許多基隆人引出前往拍照留念,你可以知道這間店,絕對不止是間速食店而已,是各位的人生和青春啊!

文明接口處

      離鄉到台北如此虛華城市就讀大學的我,四年累積的除了城市浮誇生活方式與大量的文藝之外,誠品敦南書店幾乎可以是許多建築、藝術相關科系在那年代,夜半時分找資料、補充靈感、填補求知量能的重要存在,也是當年許多標準文藝青年朝聖地,去翻書聽現場的古典樂,從各種樂派、樂器;到獨奏、合奏各種不同型式的音樂背景,滿足了當年口袋扁平也想沾點風雅之氣的窮學生心靈,進入誠品書店就是種style,也是代表自己心靈層次階級。
      曾經東岸停車場一樓也有過誠品,夜市附近的婚紗街已經默默地縮小,目前國民品項的全聯超市在很久前,曾經也是誠品的進駐地。撤退之後,再度進入東岸一樓,也再度撤出,在網路書店尚未興起的年代,基隆的書店對我來說,是在世俗工作之外可沾染風雅氣息之地,當然那時候的基隆,不會只有誠品,還有兩家金石堂,何嘉仁書店的地下室,永遠都有特殊紙張的外文小說可以購買,即使那時候的英文不夠好,也會買本回家自虐一番。書店給我風雅,但是照料我乾癟口袋飲食的,是這間不太健康的速食店:麥當勞。
      文明接口不是因為飲食,是因為學生時期,這是我唯一能負擔得起的西餐飲食款,剛畢業到基隆的前五年,如果沒去台北,這間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麥當勞,可以是我在夜半時分想念台北的連接線, 在那小七還沒出生熱美式的時代,僅僅就是一杯熱巧克力、熱美式就可以是我想念四年台北生活的方式。
       與其說是文明接口,更像是自己不確定人生方向中的一塊浮木或更甚是精神依靠。

人生回憶疊疊樂

     速食對於五六年生來說是很奢侈又是虛華的代表,那是接觸台灣在地飲食文化的開始,這種情愫對八年及以後的孩子來說,很難解釋那種人生首次吃到在地以外的飲食經驗。的確吃不飽,但似乎透過點餐、自己端餐盤找座位的美式風格中,總有點那種偽出國感,這種藉由不同自身文化的飲食與他地甚至是他國連結,帶著些許的異國風情,也夾帶點莫名的優越感。
    許多基隆六年及以後的世代,稱這間元老店為『大麥』,跟麗榮皇冠大樓的麥當勞做為區隔。因為內部的用餐空間大小差異,基隆人以『大麥』、『小麥』的暱稱區分相約見面的地點。一份薯條和飲料或是冰淇淋,雖說不健康卻是很多人從國小到國中、甚至到高中重要的課後交際場域,不管是大、小麥,都很靠近公車循環站,這又是許多學生上下課的必經交匯處。
    年輕時候累積的能量交集,就在大家口中的『大麥』中默默的層疊堆積起來,不管是小學老師請客、同學有人辦慶生趴,大家的共同歷史就在此地變成了巨大的記憶能量體。

城市地標與城市居民

     念城鄉所的人,一定會知道凱文・林區(Kevin Lynch)所寫的《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提起的地標意涵,地標無關乎大小,但是位置很重要,交通轉折處容易形成人們專注之處,而轉折處若有明顯可讓人從遠處、不分晝夜可容易被分辨的物體,這地標就會變成人們較為穩定的參考點。
     大麥鄰近公車循環站對面的街角處,是重要的交通節點,而該建物頂端有著麥當勞鮮亮的黃紅標示,更早之前還有KTV盛行年代由KTV公司設立的自由女神像,雖然KTV是台灣式文化的娛樂之一,但那尊自由女神像與大麥的紅黃標誌,在許多人的年輕時代是有特殊回憶的重要地標,不僅牽動許多人年輕時候的回憶,這強烈的視覺標誌與五年級之後的基隆世代產生了連動緊密的關係。所以這兩天突然發布的營業截止通告,許多人在週末前往道別,是對自己的年輕歲月一種不捨的分離。

掰掰囉~大麥

    在兩天拍照過程,一直有人與大麥合影道別,也有縮時錄影紀錄燈火切斷的那一瞬間,而真的結束了的感傷,不是因為真的結束,而是自己的人生拼圖,似乎要少掉了些無法在述說片段而惆悵。我常認為,無法建立城市認同感,一部份來自於沒有成功建立與城市之間的情感連結,而情感連結都在你我的人生累積中建立。聽祖字輩的人細數基隆曾經的風光與豪氣,遙遠無感的距離使孫字輩難以產生情感認同的原因在此,那種話當年勇的唏噓感與感慨,還是得親自走過人生這段路,你才能體會『鄉愁』是真的建立在個人情感連結上的真實,而不是嘴上的鋪陳的賣點。
      當倒數的那刻開始,大家手中的手機、相機紀錄倒數關燈的儀式,瞬間速食店再也不是間速食店,昇華成為曾經你我歲月中的一小片拼圖,逐漸成為往後陳述的你我歲月的故事,它成了城市中你我重要的一部份,至此它就是活在你我的心中,未曾消滅。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