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 基隆就是不缺


      最近又回到綿綿細雨的時段,台灣中南部水庫集水區很需要雨水,本市一直都屬於不缺雨水狀態,台灣特有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特色,位於環太平洋地帶,夏季因颱風有豐沛的雨水,春夏交替有鋒面滯留產生的梅雨季,卻因地形關係留不住這些雨水,沒有水庫儲存這些雨水,其實很容易引起旱象。日治時代有許多建設也因此而生,這些公共埤圳因日治初期以糖、米為經濟發展重點,水利灌溉自然成為必要且重要的基礎建設。相較清代水權私有制度之因,水利設施無法有效的妥善維護,國家掌控力更差。1901年7月4日總督府頒佈【台灣公共埤圳規則】,才開始由政府管理監督,埤圳區域也由行政官廳裁定與認可,包括:新設、廢止與變更。此後有更多沿革,有埤圳之後,就是水庫的設立,這些埤圳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日治時期興修的水庫,運用標的有單一性與多目標兩項。單目標以給水、灌溉為主,多目標除了上述兩項之外,還有發電、灌溉功能。日治時期基隆暖暖區就有一座以給水為主的水庫:暖暖水庫。位於西勢坑,以攔取基隆河暖暖溪上游西勢溪的溪水作為民生供應用水的水源。基隆得天獨厚有兩座水庫,另外一座是建於1976年位於安樂區的新山水庫。

      當時建設工程需求,1896年日本政府聘請英國工程師 William K.Burton 來台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指導日籍設計師之外,也進行許多台灣各地衛生工程調查與設計工作,製作了衛生工事調查報告書,同一年率領團隊探勘暖暖地區,選定東、西勢溪合流處施作攔河堰,供應基隆地區的民生用水,可見當時基隆區人口眾多之外,也顯示出當時日本總督府與政府對基隆港的重視。

      因為這歷史軌跡,暖暖淨水廠與淨水場中的八角樓、幫浦間,目前被文化局列為文化資產。去年想進行探勘拍攝,也發現這只能團體進行預約,而且都在我的上班時間,無緣見到八角樓內部與幫浦間,或許是緣分未到吧~2020年三月只能圍著這溪邊找地點拍攝,卻再也沒有好機緣斑蛇腹相機去做正確的紀錄,心中難免有點惆悵感。那時候大概心裡只有七堵明德山莊與懿園吧😂也罷~人生就是很多惆悵的交疊啦~(自我安慰)雖然沿著產業道路騎進去水園區附近,差點一路騎到七堵,覺得不太妙轉頭打道回府,也許是種讓我以後再來的訊號吧!

來,想看懿園文章的請往這邊走👉 七堵礦業物語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