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道中的土地公廟 ---- 基隆仁愛市場仁德宮
研究所最燒腦的時刻,就是找研究論文的主題。那陣子想找自己生活了10年附近老房老街的故事,卻無法順利地連結成創意主題。花了許多時間未果的感覺總是十分的無奈,卻也在基隆港區附近遊逛的同時,發現許多自己長久忽略的巷弄內的風采,雖然不能稱上『光鮮亮麗』,但這些淡淡的哀愁蓋住了過往被稱為帝國玄關的美麗,徒步看著這些時空接疊的場景,常常被吸引之後而忘了尋找論文主題;卻也因為忘卻來時路,讓我一步一景的記錄下港邊基隆的樣貌。
仁愛市場這一區,對我這種20幾年前初到基隆的異鄉客來說,不過就是座販售各項飲食、衣物、家庭廚具五金的大菜市場。像這種隱身在騎樓、巷弄間的小路,年少的我沒有膽子進入探索,僅能在大路邊看看店家和過往的人們,基隆進入秋冬季之後的東北季風所帶入的水氣雨水,更使這些隱密其中的小巷道更加陰暗。對於不熟基隆文化的我,慢慢進入觀察找出各種細小港邊文化端倪的蛛絲馬跡,一方面也顧慮尋找蛛絲關愛眼神會驚擾到大家,每每拍照我都得小心翼翼不要驚擾、冒犯到不想入鏡的人們。因此造就大嬸我索性假扮成觀光客😅的功力啊!(大誤)....
也因為這整排的紅燈籠,吸引了我的注意。往內走自然見到市場邊的小吃,越南小麵店說的是台灣外配在台的人生物語,雖然我只去過越南一次,見到越南小吃店總是想念著PHO的香氣與萊姆襯托出的些許的微酸感。話說台灣在清領時期的移民們帶進來各自家鄉中的飲食習慣,座落在台灣各廟宇外的廣場邊,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了台灣小吃的原型,我想這份飲食習慣的文化脈絡是有跡可循並可印證的。仁愛市場在清領時期還是一片靠近海埔地的區域,附近的媽祖廟(慶安宮)自然成為漢人聚落信仰的中心。這小小的官道,躲過了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規畫,隱密於小巷之中,或許就是因為這座土地公廟的關係吧!
左圖取自谷歌地圖 右圖為1905年日治時期基隆市區改正對照清領時期地圖交叉重疊 綠色虛線為清代古官道,愛心處為現今福德宮所在地 |
福德宮近愛二路入口處原本的燒賣大王,原本是附近許多人打牙祭好處,也敵不過時光流逝,歇業之後原攤位轉成了咖啡小店,也悄悄的關閉了;倒是靠近仁四路出口處附近的大王肉舖店依舊存在之外,還有巷口處陳列的各項家庭廚具五金用品,暗示出口處的家庭五金行依然營業。是說市場邊反映的的不只有買賣,還有種看似快速卻緩慢的時空感。曾經為帝國玄關的基隆,對於首當其衝的表層文化刺激與深層的文化習慣衝突性,老一輩的基隆人或許比台灣其他地方的人更為敏銳與感傷。不過這也是世界因交通變化而產生扁平化全球性的特徵,或許好、或許壞,一件事總是有不同的面向,也會有不同的層次和衝突點。身為其中的我們,找到相互和諧的相處平衡,也許是這全球化的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好吧!最後........我要說...這家五金行很好買😆,逛逛市場之後,從愛三路49巷走進來看看土地公,雖然沒有大王燒賣,還是有越南菜可以吃啦!(說越菜有點心虛,畢竟南北越菜也差很多)
留言
張貼留言